2013年10月15日 星期二

人際關係的基本原則:給予真誠的讚賞與感謝


林肯曾在寫信時提到:「人人都喜歡受人稱讚」。
一九二一年,安德魯.卡內基慧眼獨具,擢用夏布為新成立的「美國鋼鐡公司」第一任總裁時,夏布才三十八歲。
夏布後來離開了「美國鋼鐡公司」,接管當時陷入險境的「貝氏拉罕鋼鐡公司」,重新布署,果然把這家鋼鐡公司變為全美獲利最高的公司之一。
為什麼安德魯.卡內基每年要花一百萬聘請夏布先生呢?
這幾乎等於每天支付三千多元。
難道夏布先生是個了不起的天才?
還是夏布先生對鋼鐡生產比別人懂得多?

夏布說他之所以獲得高薪,主要因為能夠處理人事、管理人事。
他告訴我下面這段談話——這段談話應該銘刻到銅版上,懸掛在每個家庭、學校、商店和辦公室裡。
「我想,我天生具有引發人們熱忱的能力。促使人將自身能力發揮至極限的最好辦法,就是讚賞和鼓勵。來自長輩或上司的批評,最容易斲喪一個人的志氣。」
「我從不批評他人,我相信獎勵是使人工作的原動力。所以,我喜歡讚美而討厭吹毛求疵。如果說我喜歡什麼,那就是:真誠、慷慨地讚美他人。」
「生活中,我廣泛接觸過世界各地不同層面的人。」夏布說道:「我發現,無論如何偉大或尊貴的人,他們和平常人一樣,在受到肯定的情況之下,更能奮發工作,效果也更好。」
有個朋友的妻子,參加了教會的「自我改進」課程,回家要先生列出六樣能讓太太變得更理想的事項。「第二天早上,我起了個大早,打電話給花店送六朵紅玫瑰給我太太,並且附上紙條寫著:『我想不出有哪六件事希望你改變,我就喜歡妳現在的樣子。』」
「星期天在教會的時候,她把事情經過報告出來,許多太太走過來告訴我:『這真是我聽到過的最善解人意的事。』我也因此體會到讚賞的力量。」
讚賞和阿諛有什麼不同?很簡單,前者具有誠意,後者則否;前者由心底發出,後者則是口頭說說而已;前者是無私的,後者完全為自己打算;前者為世人所愛,後者則為世人所憎惡。
下一次,你在餐館裡見到盤中漂亮的裝飾,不妨告訴廚師他們做得多好;當疲累的店員耐心地拿出貨品給你看時,也別忘了稱讚他們。
在你每天的生活之旅,別忘了為人間留下一點讚美的溫馨,這一點小火花會燃起友誼的火焰。當你下次再度來訪時,會驚奇地發現它留下多麼鮮明的痕跡。
「人只活一次,所以,任何能貢獻出來的好與善,讓我現在就去做。不要遲疑,不要怠慢,因為你只活這麼一次。」
愛默森說過:「我遇見的每一個,或多或少是我的老師,因為我從他們身上學到了東西。」

本文摘錄自 傅祥教授-溝通技巧與領導統御講稿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