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1月26日 星期二

這樣說話最「顧人怨」!


觀察職場上的各色人物,不難發現,辦公室裡的「顧人怨」人物,通常不是什麼奸惡之輩,只是他們都習慣說「蠢話」。如果你不想成為人見人厭的標靶,就該避免以下不智的說話方式:

1. 愛抱怨:渾身散發黑色負能量,彷彿全世界都對不起他,對許多事都充滿怨懟。

2. 愛說教:倚老賣老,像個辦公室道德警察般的檢查大家是否有禮義廉恥,嚴詞數落他看不慣的事。

3. 愛潑冷水:喜歡批評、挑剔、「唱衰」其他人的構想、點子,但又無法提出更有建設性的替代方案。

4. 愛炫燿:認為自己的腦袋、學歷、外貌、家世、財富、工作能力,或甚至配偶、子女高人一等,動不動掛在嘴上講,唯恐人家不知道。

5. 愛賣弄術語:說話喜歡用一些艱深晦澀的詞彙或專業術語,或是兩、三句就夾雜個不必要的英文單字,以為這樣就可以讓他人覺得自己很厲害。

6. 裝內行:不懂裝懂,明明錯了還死鴨子嘴硬。

7. 自戀:所有話題圍繞自己,並且以自己的價值觀為中心,讓人嗤之以鼻。

8. 情緒化:彷彿有被迫害妄想症,認為他人都針對自己,常為小事大動肝火,甚至找人評理,弄得臉紅脖子粗。

9. 抓耙子:喜歡在老闆面前打其他同事的小報告。

10. 白目:無法分辨場合說話,也看不懂人家的臉色,對他人的情緒反應遲鈍,自己出洋相也罷了,常讓其他人也陷入尷尬萬分的處境。

11. 捕風捉影:「看一個影,生一個仔」,一點風吹草動就能詮釋成一個八卦故事。

「背後話」的殺傷力最大
人際之間的摩擦,常因溝通失敗所致,特別是負面的「背後話」,經過層層傳遞的扭曲變形,最具殺傷力。奧美公關總經理謝馨慧強烈主張,如果有任何心結,都應該找機會直接溝通,盡量不要自行揣測,並在背地裡對其他人講東講西,「你帶著怨氣『猜想』的故事,跟事實的真相可能根本不一樣,加上多人傳遞,失真更多。」

 
茶壺風暴 竟至不可收拾 她表示,很久以前,奧美公關曾發生過一次頗嚴重的部門風波,起因其實非常單純,只是某個同事對她主管不服氣,若是兩造願意當面說開,好好溝通倒也罷了,偏偏該同事並未直說,而是跟其他人抱怨,說那位主管是如何缺乏能力、決策如何不當等。
因為經過多人口耳相傳,每個人的版本都有些差異,最後那個「故事」已經變得不可思議,不但讓事件的兩位直接當事人心結加深,到末了甚至還演變成一群人互相激烈對質的難堪情況。「最後,那一整群人都離開了公司,非常遺憾,」謝馨慧惋惜地說。
最好的方式,還是能夠誠懇地與對方理性溝通,降低誤會,若真的覺得當下實在難以啟齒,至少,可以選擇低調等待,不要到處發牢騷。

 
攀關係,別忽略小人物
安泰人壽的廣告旁白:「世事難料,對人要更好」,對經營人際關係有頗多啟示。正因為世事難料,所以經營人脈千萬不能太「短視近利」,只關心老闆、明星職員、大客戶等當下跟自己有利害關係的人,殊不知,有些小人物,常成為幫你一把或絆你一腳的關鍵角色。
以賣車為例,中華賓士資深業務黃明昌表示,客人常會找下屬或親友甚至小孩陪同來看車,若光只照顧著主客,卻不管其他配角的感受,這筆生意多半做不成。別以為總機、行政助理、秘書等小角色,不會影響你的前途。
一位資深的廣告AE表示,他會刻意與客戶的秘書、助理交好,她們老闆有什麼喜好或想法,都會主動通報給這位AE,讓他更能掌握客戶的性格,這些人有時也會在老闆面前幫他美言幾句,讓他爭取廣告更順利。

 
閻王易惹,小鬼難纏
而且,俗話說「閻王易惹,小鬼難纏」,如果你得罪這些小人物,讓對方逮到機會參你一本,你很有可能會成為老闆的黑名單,或是因此見不到關鍵客戶,錯失大好業績。有些職務雖然不起眼,但卻攸關營運品質好壞,若你身為主管,更要注意這些小細節。
蘇國垚擔任亞都麗緻總經理期間,經常到洗衣房、工程部等部門問候值班員工。
而且,他並不是自己下班前,才跑到那兒臨別一督,而是人都回到家睡下了,還特地調好鬧鐘,半夜起床回去探視,他笑說,「『順便去看』和『特別去看』,給員工的感覺是完全不同的。」

這種禮遇,不但讓被採訪的員工受寵若驚,從而更努力提升服務品質,也讓整個團隊的氣氛更融洽。

 
後記:
大多數人會抱怨為何沒遇過好機會?所以沒能走上不同的路,其實大家遇到的機會都類似,只是有人看出來,有人渾然不覺。

關鍵在於你沒有不一樣的思考,有沒有不一樣的企圖,選擇安定、選擇不變,怨不了別人。
 
以上摘自 主管私房學 何飛鵬著 商周出版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