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2月2日 星期一

凝聚向心力,激發年輕團隊的潛能


明明對事不對人,為什麼好幾個員工憤而離職?熱血帶團隊,為什麼就是達不到高績效,只聽到抱怨聲四起?身為主管的你,面對無法達成目標的團隊、僵硬的職場關係,曾經深感挫敗嗎?
對此,國際教練協會(ICF)教練陳朝益在《幫主管自己變優秀的神奇對話》一書中提到,年輕經理人所帶領的新團隊,通常是由1980年後出生的新世代員工所組成。他們有主見、創造力高,但相對地更需要尊重,如果主管一直將他們當小孩管理,將會受到激烈的反彈,因此必須將他們當成大人,站在對等的角度激勵他們。陳朝益建議,可透過以下6個I,激發年輕團隊的潛能:
1. Invitation(邀請):
打造高績效「團隊」,必須讓員工對團隊產生認同、願意參與。因此,雖然員工已經在部門裡面,主管還是要先「邀請」員工加入團隊,展現誠意與尊重。

2. Involvement(開放參與):
團隊不是主管一個人的,主管自己悶著頭思考,就失去團隊的意義,適時「開放參與」讓員工發揮熱情、提出想法,對主管也有幫助。
不過,人多口雜,多人討論容易浪費團隊寶貴的時間,因此陳朝益認為,開放參與前,必須明確制定出:團隊目的、主要決策者、結案時間,並預先決定是否需要外來協助,以及透過什麼形式開會最有效率。
4. Inspiration & Incentive(精神激勵與實質獎勵):
當個好主管,必須先學會激勵。有些主管會在員工做對事情後,即時頒發獎金。不過,陳朝益觀察,新世代員工更重視自主性,最好的獎勵不見得是金錢,也許是個假期、一次公開表揚⋯⋯,主管必須費心思觀察員工需求,頒發個人化的獎勵。
5. Innovation(創新):
新世代員工容易冒出許多新想法,然而有時太重視「數字」的效率型主管,容易抹煞團隊的創新潛力。陳朝益認為,年輕員工喜歡在活潑、有活力的團隊裡工作,因此,主管適度給與員工自由,給予時間和空間,鼓勵員工說出不同的看法,並專心聆聽,表現出認同與尊重,更容易孕育好點子。
6. Informed(告知):
團隊要有競爭力,必須動員所有人。然而有時因為資訊落差,團隊中雖有人先知先覺,但還是有人後知後覺、甚至不知不覺,無法即時參與。主管不能斷然拋棄他們,而是必須暢通組織內的訊息傳遞管道,充分給予資訊、知識,讓他們調整步調跟上來。
(本文取材自《幫主管自己變優秀的神奇對話》,大寫出版。整理 / 蔡芳紜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